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週年。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調研時指出:“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告訴人們既要高質量發展,也要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新時代以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k8凱發國際。20年過去,在“兩山”理念指引下,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是全黨全社會的普遍共識,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
“綠水青山”指保護生態環境,“金山銀山”指發展經濟和創造物質財富。“兩山”理念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在統一性,強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兩山”理念的提出,回應了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日益凸顯的環境污染加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挑戰。“兩山”理念既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之一。
“兩山”理念在經濟發展實踐中逐漸成熟。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1997年4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建三明常口村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後k8凱發國際,在《環境保護要靠自覺自為》中指出,“只要金山銀山,不管綠水青山”,實則是“吃了祖宗飯,斷了子孫路”;2004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現場會上指出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作為一項“生態工程”,是推動生態省建設的有效載體,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2005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其中。2017年,黨的十九大將“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大會報告k8凱發國際,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作出部署。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兩山”理念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的重大轉變。
“兩山”理念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通過勞動實踐改造自然k8凱發國際,同時也依賴自然而生存,這充分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兩山”理念將這一思想具體化,“綠水青山”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是自然界對人類的饋贈;“金山銀山”則是人類通過勞動實踐創造的物質財富k8凱發國際,二者構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堅持和踐行“兩山”理念既能改善民生又能反哺生態保護。“兩山”理念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強調環境保護並不是舍棄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實踐證明,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人為割裂與對立起來是不可持續的,把二者有機統一起來,才能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兩山”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兩山”理念闡明了良好生態環境本身能創造物質財富。人類生產生活既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又要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當經濟發展規律與自然發展規律發生衝突時,要把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居于優先位置。一旦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衝突,“兩山”理念強調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置于首位,這是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重要原則。優美的自然環境價值不可估量,破壞了綠水青山就是在破壞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進而會喪失金山銀山賴以存在的根基。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好了,人們自然願意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遊,綠水青山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例如,通過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如生態旅遊、有機農業、林下經濟、康養產業,提升生態產品的附加值;通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如生態補償、碳匯交易、排污權交易、綠色金融,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行為獲得經濟回報;通過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質量。可見,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搞經濟、抓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兩山”理念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兩山”理念所蘊含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的思想,為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建設清潔美麗、綠色低碳、生態友好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兩山”理念為那些既渴望發展經濟、又面臨巨大環境壓力的發展中國家,貢獻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後治理”的、更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和路徑。中國的“兩山”理念已被納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踐案例,體現了其全球示範價值。中國通過國際發展合作機制,向世界展示其生態治理創新模式。作為《巴黎協定》的關鍵推動者和履約示範國,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防治荒漠化等國際進程中,將“兩山”理念等生態文明思想轉化為國際公共產品。通過倡導“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等,將“兩山”理念蘊含的生態智慧轉化為推動全球生態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實際行動。中國通過“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倡議,將國內生態文明建設的“兩山”理念推向國際舞台,該倡議強調全球共同應對環境挑戰,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實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共建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機制,把“兩山”理念放到重要位置,促進發展中國家環境治理能力建設,把保護生態環境當作長期受益、造福後代的共同事業,體現了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責任與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以“兩山”理念為指引,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動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我國制定幾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河湖長制、排污許可制度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等制度。2025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民法典確立民事活動的“綠色原則”,刑法修正案完善“污染環境罪”等相關規定,相關法律30餘部形成“1+N+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
綠色發展成績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明顯提高,新時代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超過35%,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截至2024年,煤炭佔能源消費比重下降至53.2%,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增長到25.9%,可再生能源裝機佔全國發電總裝機的56%,超過全國煤電裝機容量,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都穩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首次超越石油,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9.7%。
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我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是空氣質量明顯提升。2024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7.2%,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9%,各項數據均較10年前有大幅改善。二是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4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90.4%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210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湖庫個數佔比為77.1%,均較以往有明顯改善。三是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2024年,全國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新增完成2.5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四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提前實現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k8凱發國際。隨著國土綠化行動的深入推進,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超過50%。
“兩山”理念的貫徹落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逐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在綠色轉型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健全法律法規和制度保障體系,保證“兩山”理念落地生根。“兩山”理念的實踐轉化需要國家戰略引領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政策體系支撐和制度創新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並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在制度體系構建方面,我國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建立,以“督政”為核心,有效壓實了地方黨委政府的生態環保主體責任。生態補償機制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開,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區域間橫向補償等方式,調動了生態保護地區的積極性k8凱發國際。
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強化執法監管和保護修復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使全國生態保護紅線萬平方公裡以上。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不再減少。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加強海洋和海岸帶國土空間管控,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機制,除國家重大項目外,不再新增圍填海項目。重點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行動方案。進一步發展全國碳市場,豐富交易品種和方式,建設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綠色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大力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提升大宗貨物清潔化運輸水平,推進鐵路場站、民用機場、港口碼頭、物流園區等綠色化改造和鐵路電氣化改造。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持續深化重點領域節能含羞草實驗室入口直接進愛豆,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用能管理。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提升重點用水行業、產品用水效率,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健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制度,推廣節地技術和模式。建立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質增效行動。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促進廢舊風機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快遞包裝等廢棄物循環利用。推進原材料節約和資源循環利用,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首先,打好藍天保衛戰。以細顆粒物控制為主線,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源頭替代工程。因地制宜採取清潔能源、集中供熱替代等措施,繼續推進散煤、燃煤鍋爐、工業爐窯污染治理。開展新階段油品質量標準研究,強化部門聯合監管執法。加強區域聯防聯控,深化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著力解決惡臭、餐飲油煙等污染問題。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其次,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深入推進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優化調整水功能區劃及管理制度。基本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建成排污口監測監管體系。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加強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設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建立水生態考核機制,加強水源涵養區和生態緩衝帶保護修復,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保障河湖生態流量。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持續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加強海水養殖環境整治,積極應對藍藻水華、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推進江河湖庫清漂和海洋垃圾治理。再次,打好淨土保衛戰。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嚴防新增污染,逐步解決長期積累的土壤和地下水嚴重污染問題。扎實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分階段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蓋。依法加強建設用地用途變更和污染地塊風險管控的聯動監管,推動大型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全面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週邊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強化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嚴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環境風險。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穩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生態廊道保護建設。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完成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實施全國自然生態資源監測評價預警工程。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建設,強化統一監管。嚴格對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監管,及時發現和查處各類生態破壞事件。加強生態狀況監測評估,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機制。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繼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大草原和濕地保護修復力度,加強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面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聚焦影響北京等重點地區的沙源地及傳輸路徑,持續推進“三北”工程建設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健全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保護野生動植物,逐步建立國家植物園體系。深入推進長江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行動,繼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措施落實。全面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建設現代海洋牧場。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AG凱發下載,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凱發K8官方旗艦店APP,凱發K8官網首頁,